地杰的小屋 - 美文

2024-11-29

岸阔莲香远 往事

二十年来曾辛苦
为君几下苍龙窟
此联描写了重显禅师离川东游,于荆渚之间历尽艰辛修行悟道,经棒喝之后才进入苍龙之窟(禅门大德门庭),终于探得龙口中宝珠(佛性)而得道的心路历程。
重显,宋代云门宗僧人,晚年住持明州雪窦寺。雪窦重显禅师是宋代文字禅的著名代表人物,道法高妙,且极富文学修养,善工翰墨,颇能借诗文、偈颂来弘法。他的《颂古百则》属于宋代文字禅的重要形式之一。所谓颂古就是对古德公案语录用诗偈的形式记录、说明,但奉行的是禅门“不说破”的原则,并不是直接去解释公案的本意,而是绕着弯来讲,这即所谓“绕路说禅”。
雪窦重显禅师出身富贵之家,但内心却向往出世的修行生活。受具足戒后,他遍历高僧讲席,穷究佛经义理,在理论上有很深的造诣。可是他不知禅宗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的顿悟法门,因此一直未能彻悟道谛,后参谒云门下二世光祚,修学五年。光祚前后两次用拂子击他,使他终于 “心行处灭”,进入了物我一如而豁然大悟的境界了。
“棒”的使用,始于德山宣鉴和黄檗希运;“喝”的使用,始于临济义玄,故有“德山棒,临济喝”的说法。相传禅家宗匠接引学人时,为杜绝学人虑忘思维或考验其悟境,或用棒打,或大喝一声,以暗示与启悟对方。
中国禅宗虽以“不立文字”、“以心传心”为标榜,然而在传法和发展过程中是离不开文字的,唐末五代已有大量语录、偈颂等传世。进入宋代,所作之颂古禅风在中国禅宗史上有着重要地位。云门宗禅法因此而大张旗鼓,风靡天下,在北宋时期,与临济宗平分秋色,当时有“云门、临济,独盛天下”的美誉。雪窦重显禅师也被誉为云门宗中兴之祖。


more